1例听觉障碍患者SMILE矫正近视的沟通方法 二维码
6
发表时间:2023-07-01 00:00 郝俊华 杨磊 邯郸爱眼眼科医院屈光科,河北邯郸 056000 近视是临床常见的屈光不正,其发病率日益增高,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对听障人群来说,视力与生活质量具有更密切的相关性。听障人群眼部激光手术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医患之间的配合,进而达到满意的手术疗效。我院屈光科在2022年8月收治了一名听觉障碍要求摘镜的患者。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了手术。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女,18岁,因近视要求激光手术,于2022年8月19日来我院就诊。 二、检查 视力:右眼裸眼0.2,矫正-4.00DS=1.0;左眼裸眼0.15,矫正-4.75DS-0.25DC×165°=1.0。 三、诊断 1.双眼屈光不正 2.听觉障碍 四、治疗 术前沟通首次接诊患者,了解到患者主要借助人工耳蜗与唇语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唇语复述、配合书写,绘图等讲解,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得到精准数据。临床医生通过对患者检查资料的评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实施SMILE术式。与患者进一步讲解手术细节,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在患者对手术过程有疑问的地方,通过书写绘图以及体态语言等多种形式进行解答。此外,近视手术与其他普通外科手术相比,手术过程只有短暂的几分钟,但期间有几十秒钟需要患者保持正确注视动作,这几十秒钟是手术过程的关键,需要医生高度集中,更依赖患者良好的配合,为此,手术医生与患者定下专属暗号——“敲一下,向左看;敲两下,向右看;敲三下,不能动”,使患者反复多次练习形成惯性。 术前预演术前半小时带患者参观手术室,使其了解手术室环境和布局。让患者躺在手术台上,通过唇语叮嘱患者看到绿灯后保持固视,术中不要寻找绿灯。在模拟真实手术过程中,发现由于机器头托原因,患者需要摘掉人工耳蜗,患者听力水平进一步加重,此时手术前与患者约定的专属暗号发挥了作用。模拟手术后,唇语复述结合肢体语言向患者讲解术中绿灯的概念,然后询问患者在需要配合的20s内,绿灯会怎样变化?绿灯消失的时候要怎样做?通过提问的方式,确定患者完全明白。预演结束,对患者予以认可、称赞。患者等待手术期间,再次观看手术视频进一步熟悉流程。同时用手指模拟绿灯,训练患者固视。手术时准许患者父亲陪同进入手术室,进一步缓解患者心理上的焦虑。 经完善手术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于2022年8月23日在局麻下行实施了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双眼裸眼视力1.0。 讨论 为聋哑患者实施全飞秒手术,一方面,需要医生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需要术前耐心的,采用多种交流方式以达到有效沟通。术前应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流程、方法与注意事项,沟通交流时态度要温和有耐心,与患者面对面,使患者可以清楚地看清自己的口型,同时放慢交流时的语速,辅以书面书写、画图及体态语言,使患者能充分理解交流内容,建立对医生的信任以及对手术顺利完成的信心。患者良好的心态在手术配合中至关重要[1]。术前反复练习约定暗号,模拟手术流程,提前熟悉手术室环境,准许家属陪同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得到患者在术中的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杨英,廖丽华,时丹,等.无声沟通方式在聋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8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