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学术交流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academic exchange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0年继发青光眼1例

 二维码 2
发表时间:2024-03-31 16:25作者:李达,张诺楠

李达,张诺楠

邯郸爱眼眼科医院青光眼科,河北邯郸 056000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男,53岁,主因左眼视物不清1个月,加重2天就诊邯郸爱眼眼科医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遮挡伴视物不清,不伴眼疼、眼胀症状,曾至外院就诊,予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症状未缓解,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既往史:20年前因左眼眼球穿通伤继发外伤性白内障于外院行左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具体不详),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二、检查

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右眼眼压16.0mmHg(1mmHg=0.133kPa),左眼眼压49.3mmHg。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前房中深,周边前房约1/2CT,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C1N0P0,玻璃体混浊;左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轻度水肿,上方可见斜行瘢痕,长约4mm,前房中深,周边前房约1/2CT,可见人工晶体在位,虹膜纹理欠清,瞳孔纵椭圆形,约1×4mm,对光反射消失,玻璃体混浊。(图1A、1B)房角镜检查:右眼房角开放,色素Ⅱ级左眼全周房角不规则,色素级(图1C、1D、1E)。双眼视盘界清色可,血管走形比例大致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右眼C/D约0.3,左眼C/D约0.6(图1F)。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右眼前房中央深度约2.87mm,房角开放;左眼十二点处、六点处虹膜根部可探及人工晶体及袢的强回声。(图2)。左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1147mm2

李达—图片1.png

1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0年继发青光眼患者首诊眼部检查像 AB示左眼前节照相,左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轻度水肿,上方可见斜行瘢痕,长约4mm,前房中深,前房型人工晶体在位,虹膜纹理欠清,瞳孔纵椭圆形,约1×4mmCDEF 为左眼房角镜及眼底像,全周房角不规则,色素Ⅳ级C/D0.6

李达—图片2.png

2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0年继发青光眼患者首诊左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像 左眼十二点处、六点处虹膜根部可探及人工晶体及袢的强回声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1.左眼继发性青光眼2.左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右眼老年性白内障4.左眼角膜斑翳。

四、治疗

降眼压治疗:予布林佐胺滴眼液2/点左眼,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 2/ 点左眼。浓缩玻璃体降低眼内容积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 静脉输液用药后右眼眼压14.0mmHg,左眼眼压18.0mmHg。考虑前房型人工晶体的刺激导致角膜内皮计数少,故未考虑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因刺激房角造成晶体袢周围的房角粘连,鼻侧及颞侧色素左眼人工晶体取出+人工晶体悬吊+前部玻璃体切除+小梁切除术过程为:沿角膜缘剪开3-4点,8-9点球结膜,于3:00、9:00角膜缘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板层巩膜瓣,沿角膜缘剪开10点-2点球结膜,沿角膜缘做角巩膜隧道,3点位作前房穿刺切口,取出前房内人工晶体,玻璃体切割头,切除溢出玻璃体,角膜缘后3mm10-0聚丙烯线自9:00及3:00巩膜瓣下穿出,调位勾勾出聚丙烯线,剪断后结扎于人工晶体袢两侧,植入人工晶体,聚丙烯线缝合固定于两侧巩膜瓣下,作一1/2巩膜厚度的大小约3x3mm的正方形巩膜瓣,向前分离至角巩膜缘前界,在巩膜瓣下切除小梁组织及虹膜根部组织。巩膜瓣两角间断缝合,巩膜瓣两侧做可调节缝线,间断缝合球结膜瓣。

五、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左眼术后第1天眼压32mmHg,滤过泡平坦,角膜水肿,后弹力层褶皱,前房中深,周边前房约1/2CT,瞳孔纵椭圆形,按摩眼球后,眼压:16mmHg,滤过泡弥散。拆除可调节线后,患者术后第3天眼压18mmHg

讨论

白内障手术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到现在主流的超声乳化摘除;早期的佩戴框架眼镜矫正晶状体摘除后的屈光不正,发展到人工晶体植入矫正屈光不正;其中人工晶体的植入方式选择,也对应着不同人工晶体,其中包括早期的第一代人工晶体一瑞德莱早期后房型人工晶体第二代--早期前房角支撑型人工晶体第三代--巩膜支撑型人工晶体第四代--后房支撑型人工晶体软性材料折叠式人工晶体和其他类型的人工晶体[1]其中前房角支撑型人工晶体在白内障手术意外的破囊、外伤所致的后囊破裂、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脱位由于种种原因而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这些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情况,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则成为一种选择[2]但随着时间的进展前房型人工晶体出现了一些相关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3]早期并发症葡萄膜反应眼压升高角膜轻度水肿前房积血瞳孔变形。晚期并发症主要是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失代偿。吴玲玲等研究[4]认为前房型人工晶体继发青光眼,与患者植入晶体后刺激前房角虹膜前粘连和早期瞳孔阻滞相关。

总之,在白内障手术中意外导致破囊或者外伤导致囊袋破裂,前房型人工晶体不失为一种适当的选择,但在长期的随访和观察中,前房型人工晶体,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内皮失代偿等,被折叠型后房型人工晶体所替代。并针对于前房型人工晶体继发性青光眼,因其角膜内皮计数检查,理应慎重考虑青光眼引流阀手术的适应症。


参考文献

[1] 顾雪岭.照亮人类心灵的窗户——人工晶体发展概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12(7):32-35.

[2] 张琦,陈毅华,何晓平, .新型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6):461-462.

[3] 汪迎,李辉,张凯,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3):205-207.

[4] 吴玲玲,尹金福,姚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继发性青光眼[J].中华眼科杂志,1999,35 (3):183.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